我爱阅读

字:
关灯 护眼
我爱阅读 > 单机南北朝 > 第215章 攻城之法

第215章 攻城之法

第215章 攻城之法 (第1/2页)

苏泽放下千里目,爬上土墙侥幸得生的驱口们喜极而泣,总算是在战场上挣了一条命回来。
  
  先登的苏登浑身是血,先登上土墙的先登士兵们激动不已,先登是大功,军法官会如实记录下他们的功劳。
  
  这次战后他们都会受赏,后方的家人也会多授田,苏将军的许诺最后都会实现,这也是他们在战场上拼杀的意义。
  
  坞堡内的守军则一个个如丧考妣,他们清楚战败者的下场,接下来就轮到他们被编为驱口,被驱使着攻打下一座坞堡。
  
  这就是战场,仁慈同情这些情感都是要被舍弃的,战争就是你死我活,就是这么残酷。
  
  侯景就是天生要在战场上的人,他并不在意手下的死活,只在意有没有完成他的目标。
  
  等今天日落前,战局果然和侯景预料的一样,又攻下了四座坞堡。
  
  现在距离新城就剩下八座坞堡了。
  
  接下来就是攻打新城了,只要打下新城,就打通了秦州叛军封锁陇西的枷锁,苏泽就可以带着军队进入梁州,追击莫折大堤的军队了。
  
  按照苏泽派出的【斥候】随从回报,现在莫折大堤的大军被挡在沔县前。
  
  只要能突破新城的封锁,带兵进入梁州,就可以和傅竖眼夹击莫折大堤的军队,歼灭秦州最大的这股叛军。
  
  但是如何攻打新城,就是今天商议的问题。
  
  不得不说,为了阻止苏泽出陇西,秦州的叛军也是下了力气的。
  
  新城的位置在渭水边上,北侧是一座山脉,夹在山水之间位置非常险要。
  
  莫折大堤这一次尽数征发了秦州的工匠,不仅仅修建了坚固的城墙,还在城墙上再加了一道“女墙”。
  
  城墙上的城墙,也就是城墙的女儿,是为女墙。
  
  除此之外,还在城墙之外又设瓮城,这是在城墙外部延伸的突出部设置的防御小城,城内也有箭塔城墙这些防御建筑,和城墙连接在一起,专门可以打击攻城器和先登的士兵。
  
  最后就是拦马墙,这是用来防御骑兵的矮墙,很显然秦州叛军也知道苏泽的骑兵精锐,所以专门安排这样的防御设置。
  
  除此之外,一向没有长期打算的秦州叛军,竟然在新城内囤积了粮食,还从渭水引水入城,做好了长期对峙的打算。
  
  这一次的军议,就是商量到底如何攻城。
  
  苏亮拿着一份报告,面色沉重的说道:“新城之战,为了攻打坞堡,府兵已经损失一成,只不过是分散在诸多营,才没有动摇军心。”
  
  苏泽有些沉默,如果是正面战场上,一成的损失足以让一支部队士气动摇了。
  
  这些新训练的府兵能够承担这么大的损失,也说明陇西府兵的素质了。
  
  这其中很多士兵在一年前,还是拿着农具在田里劳作的农夫呢。
  
  不过这些伤兵也不完全都是战死的,其中也有一些是受伤失去了战斗力,一部分通过休养还能回到战场,还有一部分就落下终身残疾,只能退出军队了。
  
  可只是攻打周围的坞堡,就消耗了这么多的士兵,苏泽想想还是觉得心疼。
  
  苏亮又说道:“按照将军的军令,战场上牺牲的府兵要发抚恤。”
  
  苏亮说道:“按照将军的许诺,府兵授田,以太和年令,‘凡15岁以上的男子,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40亩,女子20亩’,从军者多授二十亩。”
  
  苏亮又说道:“但是陇西郡土地紧张,所以新授不足的土地,要么折牲口,以四十亩折一牛,也可以折驼、驴、马、以例次减之。不愿意折牲畜的,则授河、凉田或者秦州田。”
  
  苏泽点点头,府兵的土地问题,是苏泽和谋士们商议了很久,最后才拿出来方案。
  
  历史上,北周实行府兵制,还有一个隐藏的前提,就是在和北齐的长期战争中,死亡了太多的男丁。
  
  关中这个地区,从六镇之乱开始,就开始不停的战乱,等到宇文泰改革实行府兵的时候,关中的人口已经锐减。
  
  战争就是绞肉机,秦州的叛乱还没持续一年,秦州的人口就已经减少了三成,如果战乱持续下去,史书上“百户余一,赤地千里”的景象就会发生。
  
  在这样的情况下,土地被空了出来,而人口又少了很多,府兵授田才能执行下去。
  
  但是苏泽在陇西郡执行府兵制度的时候,陇西郡就没有这么多的土地。
  
  苏泽很清楚,折冲府制度,要和授田制度结合在一起,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。
  
  如果只是建立折冲府,命令士兵农闲的时候去训练,这是增加士兵的负担。
  
  没有授田制度,士兵是不可能为了你拼命的。
  
  因为苏泽行军迅速,秦州叛乱没有席卷陇西郡,陇西的人口损失没有历史上那么大。
  
  陇西高原的土地也稀少贫瘠,拿不出那么多授田的土地。
  
  所以最后苏泽用的就是刚刚苏亮的方案。
  
  授田不足的,用授予牲口来代替。
  
  牲口就是劳动力,马牛羊骆驼,这对于农户来说就是重要的资产。
  
  如果也不愿意要牲口的,苏泽就动员他们去河州凉州,或者许诺他们秦州的土地。
  
  河州凉州地广人稀,苏泽正在开发河湟谷地和敦煌以南的平原,这些地方还有足够的土地可以授田。
  
  但是根据陇西郡的报告,虽然做了很多动员工作,但是大部分百姓不愿意授予外州的土地。
  
  这也是正常的,农民都是安土重迁的。
  
  这是一种根源于农民本性中的不安全感。
  
  在穿越前,苏泽还不能理解农民对于土地的执着,但是现在他能理解了。
  
  这是一种根植于血脉中,对于饥荒的恐惧感。
  
  《大明王朝》中的改稻为桑,抛却了层层贪官污吏的盘剥,如果就从这件事上来说,为什么百姓还是不同意?
  
  按理说,将粮食改种成附加值更高的经济作物,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,用这些收益来购买粮食,这才是最有利的选择。
  
  这个模型在现代人看来是合理的,但是对于农民来说是不可接受的。
  
  土地产出粮食,就是产量低一点,税赋高一点,但是家里有粮食就饿不死人。
  
  可如果改稻为桑,种植的桑树没办法吃的,这等于将粮食安全全部寄望别人,对于农民来说,就等于就身家性命寄托给别人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,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,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